“发难”中国新能源,西方国家搬石砸脚

日期:2024/4/20 11:02:37    浏览次数:

发难”中国新能源,西方国家搬石砸脚


中国融源中国能源报2024-04-1522:45中国能源报,《中国…关注


践行央媒使命 守望能源变革


近年来,西方国家屡屡向我国新能源产业“发难”,但始终未能扰乱我国发展脚步,我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蹄疾步稳。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以美欧为首的西方经济体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大搞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扰乱双边和多边互利合作,还将拖累全球气候行动和能源转型进程。

“中国产品走向世界依靠的从来不是所谓的补贴,而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企业家的勤奋、创新和竞争意识。”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商务处公使彭刚4月8日在欧盟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称。这是针对欧盟日前先后对我国光伏企业、风机制造商发起最新调查的强力反击。

近年来,西方国家屡屡向我国新能源产业“发难”,但始终未能扰乱我国发展脚步,我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蹄疾步稳。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以美欧为首的西方经济体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大搞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扰乱双边和多边互利合作,还将拖累全球气候行动和能源转型进程。

以公平竞争之名损害公平竞争环境

对此,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已经注意到该调查事宜,公司正在积极跟进和应对。欧盟委员会此次调查旨在评估隆基绿能在公共采购招标中是否存在外国财政补助及其产生的影响。预计在调查期间,隆基绿能在欧洲市场的业务运营和交付能力不会受到实质性影响,各项业务将保持正常。


宣布将对我国光伏企业展开调查6天后,欧盟针对我国风电行业的调查也随之到来。4月9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在西班牙、希腊、法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中国风力涡轮机供应商展开调查。

4月10日,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局主要负责人在布鲁塞尔会见欧委会贸易防御司司长马丁·卢卡斯,第一时间就欧盟对中国风力涡轮机供应商发起补贴调查以及再次发布关于中国经济存在“严重扭曲”的报告等问题进行严正交涉。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似乎也在酝酿新一轮针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新动作”。美国CNBC新闻网4月8日报道称,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暗示将采取措施保护美本土太阳能制造业,不排除对中国光伏等绿色能源产品出口采取措施,其中包括加征关税。

4月8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就耶伦访华情况向媒体吹风并答记者问。他表示,中方明确表达了对美方制裁限制中国企业、对华加征关税、对华投资限制等措施的严重关切,指出这些措施损害中国企业和民众的正当权益,也不利于美国企业和民众的福祉。中方欢迎美方关于无意寻求对华脱钩的表态,希望美方采取切实行动,停止制裁限制中国企业。


据了解,自2011年11月遭遇美国“双反”以来,中国光伏产品共遭受美国、欧盟、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15起贸易

保护主义解决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


针对欧盟近期宣布对中国“风光”能源领域的调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中国新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技术、市场、产业链等多重优势的体现,相关产品出口为全球应对通胀、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欧方不要一边唱着应对气候变化的高调,一边损害应对气变的努力。保护主义解决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

欧盟中国商会指出,《外国补贴条例》赋予了欧盟委员会过度的自由裁量权,对“外国补贴”等关键概念的定义极为模糊。“我们了解到,欧方在《外国补贴条例》调查中扩大了‘外国财政资助’概念,将很多不构成补贴的要素也认为是补贴;要求企业短时间内提供大量材料,其中很

“发难”中国新能源,西非

采取行动,尤其是发布《外国补贴条例》,并非采用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而是更多聚焦在欧盟参与能源项目招标的企业,精准针对特定项目实施所谓“产业保护”“贸易保护”的做法。

增强产业韧性跨越国际市场障碍


当前,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加剧,新能源产业作为中国的优势产业,或将面临更多挑战。对中国新能源企业而言,如何跨越国际市场障碍?受访专家普遍认为,针对商业环境的变化,企业要有所准备,通过调整市场方向、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等方式,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整个产业体系韧性,从而尽可能规避潜在贸易摩擦风险,保障自身利益。

事实上,中国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成本优势为全球新能源发展带来了物美价廉的解决方案,即使加上运输、进口关税等成本,仍在欧盟本土具备价格竞争力。因此,即使欧盟针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开启限制措施,实际上也很难改变市场供应格局。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光伏产品竞争力非常强,产品质量、效率以及成本都具有明显优势。同时,欧洲本土光伏组件商竞争力实际上有所退步,近十几年内正逐步退出市场,导致目前欧盟的大型光伏制造企业所剩无几。”


对于未来潜在的国际贸易风险,彭澎建议,一方面,中国光伏企业应尽量提前了解相关法律和制度风险,尽可能规避潜在的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应开拓新市场,尤其可以关注南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不要将鸡蛋

在风电设备市场,中国产品的全产业链优势同样不可小觑。董一凡表示:“中国风电企业无论是在技术水平还是市场规模方面,与欧洲传统风电设备企业的差距正不断缩小。欧盟针对中国企业出台贸易限制措施的举措,实际上是为保护本土市场并给欧洲企业留出更多空间。”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2023年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海外市场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7吉瓦,项目遍布全球20个市场,其中包括5个欧盟成员国。去年,中国整机制造商实现装机的海外市场数量是2018年的近3倍。